资讯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公告
做强品牌:“鲁参”突围需要强强联合
点击次数:2524 │ 发布时间:2011/6/30 │ 返回
每年的4、5月份是海参捕捞的季节,由于海参生长的环境有较多的礁石,无法采用网捞,目前主要是人工采捕。图为潜水员在分拣刚捕到的海参。
□ 苑国威
“如果再不打造山东海参自己的品牌,我们的海参与辽参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整个山东海参产业的发展将会变得愈发艰难,最后可能会让山东海参处于更为被动的地位。”6月28日,大众日报、省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1山东海参行业高峰论坛”活动上,打造山东海参品牌的倡导者、威海市海参协会秘书长林乐福在会上呼吁。做大做强“鲁参”品牌成为会议的主题。
现状:能做大却难做强
山东海参业内人士对“辽参”羡慕的理由很简单:中国海参产业几乎就是山东和辽宁两省的天下,其中辽宁省的海参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0%,山东则占到了60%。2010年,整个山东海参养殖总产值已超过100亿元。在产量上,山东海参占有绝对优势,居全国第一位,这一产业的庞大产值和市场前景与品牌影响力是极不相称的。与辽参相比,山东海参的品牌影响力,仍有一定差距。品牌的差距,意味着利润的差距。“山东海参产量很高,但是目前只有产量上的优势,山东海参却不能像辽参的名气那么大,所以价格总比辽参低一截。”山东泉友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康言对记者介绍说。
根源:“鲁参”品牌意识缺失
山东省海洋渔业厅经贸处王处长介绍说,山东有几百家海参生产加工企业,却只有好当家、金鲁源、海立信、海丰寥寥几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影响力也大多仅限于山东。于是,出现了产参大省山东却卖辽参的怪现象,无论是酒店,还是海参专卖店都打辽参的招牌。山东海立信海参连锁公司总经理秦岩告诉记者:“海参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刺参,中国只有环黄海、渤海的山东、辽宁才出产。山东沿海一带由于水质好,从未出现赤潮,出产的刺参质量最好。在这种先天优势下却打辽参的招牌,确实让人感到遗憾。”
“归根结底还在于海参产业缺乏品牌意识。”山东海丰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饶上钞一语中的。海参产业虽然产品不少,形成品牌的却不多,一个行业只有涌现出响当当的品牌,才能引领这个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个别企业做海参的目的就是赚一把就走,不仅没有原料基地,也没有像样的生产设备,更没有相关的质量保障措施,而愈演愈烈的掺杂使假现象更凸显出海参产业品牌意识的缺乏。威海海圣源海珍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海青表示:“任何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品牌化,走品牌之路,才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海参这种产品在省内还能被人认可,可到了外地就不见得如此了。”不少业内人士这样认为,传统的初加工而形成的原生态海参食用起来比较繁琐,不易保鲜保质,很多人不会“摆弄”。而且,由于整体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使省外市场对山东海参的认知较少,所以山东海参难出山东门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面对同样问题的同时,辽宁省的一些海参加工企业却大张旗鼓地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推介自己的产品:棒槌岛等知名海参加工企业花大价钱请专业人士设计产品商标和包装,海晏堂等知名品牌一再重申企业的“诚信”理念以求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品牌。这些企业都在空前地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
出路:抱起团来树品牌
独木难成林。仅靠几家企业的品牌无力撼动辽参的影响力。只有鲁参品牌打出名气来,整个山东海参产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据我所知,‘辽参’品牌之所以叫得响,与行业协会和政府联手推动有关。”威海龙起海珍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丛隆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和政策引导、扶持,导致各个海参企业各行其是,在做大做强自己品牌的同时,忘却了打造“鲁参”品牌。丛隆起说:“以目前山东海参在全国的占有率来看,山东海参产品有能力叫响‘鲁参’品牌。”我国海参养殖从山东起步,山东技术力量最强,养殖面积也最广。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山东海域水质好,温度适宜,因此山东产的海参品质也很好,无论是在蛋白质含量上还是海参素含量上,都超出辽宁产海参。“随着市场形势发展,也给了山东打造‘鲁参’品牌的机会。”山东海丰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饶上钞说,“从2003年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到现在,海参已经由小众的奢侈品开始逐步走向大众,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将为山东海参提供更多机遇。而树立‘鲁参’品牌更需要更多的山东海参企业一起抱起团来,共同携手打造。‘鲁参’品牌的塑造,将会把山东的海参送到更远的地方去,不但能做得更大,也会走得更远,更会变得更强。”
“如果再不打造山东海参自己的品牌,我们的海参与辽参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整个山东海参产业的发展将会变得愈发艰难,最后可能会让山东海参处于更为被动的地位。”6月28日,大众日报、省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1山东海参行业高峰论坛”活动上,打造山东海参品牌的倡导者、威海市海参协会秘书长林乐福在会上呼吁。做大做强“鲁参”品牌成为会议的主题。
现状:能做大却难做强
山东海参业内人士对“辽参”羡慕的理由很简单:中国海参产业几乎就是山东和辽宁两省的天下,其中辽宁省的海参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0%,山东则占到了60%。2010年,整个山东海参养殖总产值已超过100亿元。在产量上,山东海参占有绝对优势,居全国第一位,这一产业的庞大产值和市场前景与品牌影响力是极不相称的。与辽参相比,山东海参的品牌影响力,仍有一定差距。品牌的差距,意味着利润的差距。“山东海参产量很高,但是目前只有产量上的优势,山东海参却不能像辽参的名气那么大,所以价格总比辽参低一截。”山东泉友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康言对记者介绍说。
根源:“鲁参”品牌意识缺失
山东省海洋渔业厅经贸处王处长介绍说,山东有几百家海参生产加工企业,却只有好当家、金鲁源、海立信、海丰寥寥几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影响力也大多仅限于山东。于是,出现了产参大省山东却卖辽参的怪现象,无论是酒店,还是海参专卖店都打辽参的招牌。山东海立信海参连锁公司总经理秦岩告诉记者:“海参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刺参,中国只有环黄海、渤海的山东、辽宁才出产。山东沿海一带由于水质好,从未出现赤潮,出产的刺参质量最好。在这种先天优势下却打辽参的招牌,确实让人感到遗憾。”
“归根结底还在于海参产业缺乏品牌意识。”山东海丰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饶上钞一语中的。海参产业虽然产品不少,形成品牌的却不多,一个行业只有涌现出响当当的品牌,才能引领这个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个别企业做海参的目的就是赚一把就走,不仅没有原料基地,也没有像样的生产设备,更没有相关的质量保障措施,而愈演愈烈的掺杂使假现象更凸显出海参产业品牌意识的缺乏。威海海圣源海珍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海青表示:“任何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需要品牌化,走品牌之路,才能带动整个行业发展。海参这种产品在省内还能被人认可,可到了外地就不见得如此了。”不少业内人士这样认为,传统的初加工而形成的原生态海参食用起来比较繁琐,不易保鲜保质,很多人不会“摆弄”。而且,由于整体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使省外市场对山东海参的认知较少,所以山东海参难出山东门也就不足为奇了。而面对同样问题的同时,辽宁省的一些海参加工企业却大张旗鼓地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推介自己的产品:棒槌岛等知名海参加工企业花大价钱请专业人士设计产品商标和包装,海晏堂等知名品牌一再重申企业的“诚信”理念以求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品牌。这些企业都在空前地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
出路:抱起团来树品牌
独木难成林。仅靠几家企业的品牌无力撼动辽参的影响力。只有鲁参品牌打出名气来,整个山东海参产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据我所知,‘辽参’品牌之所以叫得响,与行业协会和政府联手推动有关。”威海龙起海珍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丛隆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管和政策引导、扶持,导致各个海参企业各行其是,在做大做强自己品牌的同时,忘却了打造“鲁参”品牌。丛隆起说:“以目前山东海参在全国的占有率来看,山东海参产品有能力叫响‘鲁参’品牌。”我国海参养殖从山东起步,山东技术力量最强,养殖面积也最广。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山东海域水质好,温度适宜,因此山东产的海参品质也很好,无论是在蛋白质含量上还是海参素含量上,都超出辽宁产海参。“随着市场形势发展,也给了山东打造‘鲁参’品牌的机会。”山东海丰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饶上钞说,“从2003年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到现在,海参已经由小众的奢侈品开始逐步走向大众,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将为山东海参提供更多机遇。而树立‘鲁参’品牌更需要更多的山东海参企业一起抱起团来,共同携手打造。‘鲁参’品牌的塑造,将会把山东的海参送到更远的地方去,不但能做得更大,也会走得更远,更会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