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支贤:自强不息的“学习型”母亲
被评为双举海参“2010年度最佳后勤保障奖”后,李支贤从公司总经理李双举手中接过奖杯及荣誉证书。(杜菲 摄)
提起母亲,我们的心中马上就会联想到含辛茹苦、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母亲”这两个字也被赋予更多的新内容。“十佳母亲评选活动”开始后,作为一个自强不息、学习不辍的母亲典型,威海双举海参56岁的员工李支贤成为推荐对象。
做饭之余背《弟子规》
退休后,闲不住的李支贤在威海双举海参找了一份给员工做饭的活儿。当时,她没有别的想法,努力干工作,让大家伙儿吃好就行。所以,每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饭就是她的工作目标。虽然厨房离双举海参的店面很近,但她却很少涉足,也不了解店里的情况。
不过,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随着公司领导要求她开早会而被打破了。在双举海参做饭还要参加早会?这个规定让李支贤有些想不通。她带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店面。
那次早会,李支贤有了一个颇为意外的新发现。之前,在她心中开会就是沉重、严肃的代名词,然而她却在双举海参的早会上看到了员工们发自心底的灿烂笑容。大家在会上坦诚面对,你找我的优点,我说你的长处,气氛快乐又融洽。开完早会,李支贤的心里也是暖融融的。作为一个年逾五旬的家庭妇女,李支贤对生活已经没有了过多的激情,然而一场出乎意料的早会,点亮了她心头的梦想,启动了她对未来生活的新希望。
就在李支贤进入双举海参店不久,公司实施了学习经典提升自己的企业文化,具体要求就是每位员工都要全文背诵《弟子规》。这个学习目标对年轻的员工来说并不难,没有几天她们背熟了。但是对于没有多少文化的李支贤来说,平时写个简单的菜谱都很困难,背诵《弟子规》更是无从谈起。双举海参店里年轻的同事们也都为她捏着一把汗,大家都还记得,在前不久的一次早会上,一句不算长的话,她背了五十六遍也没有背下来。
不过,被点燃生活激情的李支贤还真不信这个邪,虽然公司领导允许她可以破例不背诵,但通过参加双举早会学习和提升后,此时的李支贤心里也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她认为年龄不是原因,“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于是,做饭之余,下了班回家,《弟子规》成了李支贤最亲密的朋友。1080字的《弟子规》,李支贤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全文背诵下来,攻克了这座在她眼中难以登攀的高山。
众人心中的“改革专家”
整整一面墙上,都是李支贤写的信件,以及她与同事、家人的照片,还有她给自己定下的年度奋斗目标……近日,走进李支贤的“工作间”,厨房里的这面独特的“文化墙”让人禁不住驻目观看,而一个近60岁的母亲每年都要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的举动也让人感到惊讶。回顾自己身上的这些新变化,李支贤说这都要得益于双举海参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
在双举海参,李支贤还有一个绰号——“改革专家”。这个绰号的起因,皆是因为她克服年龄大的困难,实现了人生超越的缘故。
从一个对海参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李支贤从点滴学起,现在她的发参技术堪称一流,很多顾客都点名要她泡发的海参;从不知海参质量如何鉴别,李支贤虚心请教,现在已成为店里的“质量监督员”;而凭借着一颗真诚的心,李支贤不断挑战自我,做起了海参销售的工作,并靠质量和人品赢得很多客户,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母亲”销售员……
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改革专家”李支贤,用真实的行动诠释了一个自强不息、学习不辍的“新母亲”形象。(姜常荣)
爱心寄语:
亲爱的专家大姨:您就像我们的母亲,每天给我们做饭,而且天天变着花样,把我们伺候的水灵灵的,您的爱时刻挂在我们心里,感谢您,亲爱的大姨,我们爱您!——尹宝英
亲爱的专家大姨:您现在不仅是“改革专家”,也成“发泡专家”了,经您的手发泡出来的海参都胖嘟嘟的,太招人喜爱了。现在店里都经常有来找您买海参的,向您学习!——刘丽萍
亲爱的大姨:看到您早会跟我们一起一字不漏的背诵《弟子规》,再想想当初您每天做饭走路时都在背《弟子规》,几个月的时间就背下来了,太让我震惊了。——周燕华
亲爱的大姨:你现在不仅土豆丝炒得越来越香了,门口的台阶也擦得锃亮锃亮的,早会不仅天天开,还抢着发言,越来越崇拜你了。——万菲菲
亲爱的大姨:每天早会上您的发言特别精彩,这两年,你看上去又年轻了好几岁,越来越自信了。——杜建红
亲爱的大嫂:在您身上我看到了坚强、乐观不服输的精神,您现在不仅饭菜做得可口,介绍起海参来也头头是道,太佩服您了!——林东红
亲爱的专家大姨:您和蔼可亲的样子,就像我们的妈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备感温暖,只是现在最担心的是我的体重直线上升,快刹不住车了。——李庆娜
亲爱的大姨:您乐观开朗的笑总在感染着我们,您无私的教别人发泡海参,看到店里忙就主动帮忙服务顾客,真是好样的。——李彩卿
亲爱的大姨:我现在终于知道了大家为什么叫您“改革专家”,没想到您拿手的活那么多,我不仅跟您学会了拌凉菜,也跟您学会了发海参。——李巧燕